本报道历时六个月跟踪调研,走访上海12个区36个试点社区,访谈居民、社区工作者、规划专家等共计158位相关人士,结合大数据分析和典型案例,全面呈现上海"15分钟生活圈"从规划到落地的创新实践与民生改善成效。

■ 本报城市发展组首席记者 王立新 报道
【规划篇】"一图一表"的民生密码
市规划资源局数据显示:
√ 生活圈覆盖率:已达92%
√ 服务设施达标率:从68%提升至89%
√ 适老化改造:完成1372处
【服务篇】家门口的幸福清单
爱上海最新论坛 静安区临汾路街道的"社区云"平台显示:
■ 便民服务点:平均每个社区8.6个
■ 医疗15分钟可达率:达100%
■ 社区食堂:日均服务人次增长215%
【治理篇】共建共享的新模式
浦东新区联洋社区"社区规划师"制度成效:
√ 居民提案采纳率:73%
上海品茶论坛 √ 改造满意度:94.5分
√ 志愿者参与率:达常住人口18%
【科技篇】智慧社区的上海方案
长宁区北新泾街道"数字生活圈"建设:
■ 智能服务终端:覆盖100%小区
■ 线上办事率:提升至82%
■ 物联网设备:平均每个社区156个
爱上海419
■ 专家视点(同济大学城市治理研究院):
1. 精细化治理的社区实践
2. 全龄友好型社区建设
3. 超大城市更新可持续模式
(全文共计3620字,含社区规划图、服务设施分布图等专业图表24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