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观察】从单核驱动到多城共舞:上海大都市圈的五年蝶变 首席记者 周明阳|区域经济观察组第一章 产业协同的梯度转移在苏州工业园区,上汽大众的智能工厂里,30%的工程师来自上海总部。"研发在沪、生产在苏"的模式使企业物流成本降低25%。
【深度调查】上海大都市圈"1+8"产业协同新生态:2025长三角创新走廊建设全景观察 ■ 产业协同矩阵1. 价值链分布图谱:- 上海:研发设计占比达73%- 苏州:高端制造贡献率58%- 无锡:物联网产业集群估值破万亿- 南通:船舶配套全国占有率41%2. 创新联合体:√ 联合实验室
【封面人物】东方明珠下的她力量:解码2025上海都市女性新画像 ■ 数据透视:2025上海女性图谱1. 人口特征:- 常住女性:1327万(占51.3%)- 平均受教育年限:15.6年- 硕士以上占比:43.8%2. 职业发展:√ 企业高管女性比例:39.2%√ 科创企业女性创始人:34
【张江科学城:长三角科创走廊的"核爆点"】 2025年盛夏,张江人工智能岛上,第四代协作机器人正在学习识别中药材;同步辐射光源旁,科学家们争分夺秒解析蛋白质结构;中芯国际的洁净车间里,3纳米芯片量产进入倒计时...这片28
【从"东方巴黎"到"全球购物天堂":上海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进阶之路】 周五傍晚的南京西路商圈,意大利游客Marco正在全球最大的星巴克臻选烘焙工坊体验咖啡文化,而他的中国女友则在隔壁的张园体验老上海石库门里的奢侈品快闪店。"这里既有世界级商业
【城市更新进行时】上海"15分钟生活圈":让幸福触手可及 ■ 本报城市发展组首席记者 王立新 报道【规划篇】"一图一表"的民生密码市规划资源局数据显示:√ 生活圈覆盖率:已达92%√ 服务设施达标率:从68%提升至89%√ 适老化改造:完成1372处
【霓虹与书卷之间】解码上海女性的多维魅力基因 【第一章 石库门里的美学启蒙】76岁的旗袍匠人徐美凤在工作室里抚摸着真丝面料:"上海小姑娘从小就看妈妈穿旗袍见客,这种审美是骨子里的"。她的客户名单里,既有金融高管也有网红
【海派新女性图鉴】梧桐区走出的世界公民 【首席记者 周慕云 上海报道】清晨7:00,新天地附近的老式里弄里,90后非遗传承人小林正在整理今天要展示的顾绣作品;同一时刻,32岁的科技公司CEO王薇已在陆家嘴的会议室开始跨国视
【深度调查】从"商务KTV"到"文化沙龙":上海高端会所的转型之路 【首席调查记者 陆远 上海报道】在外滩某栋历史保护建筑内,原知名商务KTV"皇朝"的招牌已更换为"云间雅集"艺术沙龙。推开厚重的雕花木门,内部空间已改造为融合茶道、昆曲表演和小
【区域观察】大上海都市圈:从虹吸效应到共生体系的进化之路 【首席记者 陈立峰 长三角报道】清晨5:30,昆山花桥地铁站早班车前,程序员李伟的咖啡杯上同时印着"上海硅谷"和"昆山制造"的logo。这个日均客流8万人次的"跨省地铁站",恰似上海与周边